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行业资讯
[2016-11-21] 李克强:医疗领域的市场和机遇巨大
总理怎么看待目前在分级诊疗建设中如火如荼的“医共体”?据人民网报道,在近日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座谈会上,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益新院士向李克强介绍了,目前深圳罗湖正在试点 “医共体”的“强基层”模式,整合辖区内的公立医院和社区诊所,打破分层管理,办出“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李克强总理听后很感兴趣地问道:“你们提出的医共体建议很有价值。这种医共体落户模式,其实是打破行政层级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医共体目前是企业经营吗?”曾益新回答:“目前只是引入了企业管理机制。”可见,李克强总理对强基层、“医共体”模式最关心的是不是社会资本办医的经营管理模式。
[2016-11-10] 多部委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重点发展生物药等6大领域
11月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卫计委、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加快医药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数据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约450亿元,较2010年翻两番。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下,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210个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指南》提出,到2020年,医药工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指南》还提出推进重点领域发展,包括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系统、制药设备等领域。
[2016-11-02] 卫计委:11月1日起施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公布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自11月1日起施行,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 。建立了多项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确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专业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控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完善评估机制和方法,将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四.是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总结了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
[2016-10-26]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据新华社10月25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资料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2016-10-11] 发改委发文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卫生计生委(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价格、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按照《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要抓紧制定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部门分工,加强政策衔接,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改革合力,确保改革平稳实施。二、各地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并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政策同步实施,确保群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三、此前有关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政策规定,凡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
[2016-09-14] 医疗信息化:未来十倍股的诞生地
现在大盘趋势挺无趣的,每天看盘,一不小心可能就睡着了,睡觉醒来发现,股票绿了,一个字坑,那么是不是现在就没有投资机会了,不是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个下半年的核确定性机会。 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医疗改革的重点是啥?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正是基于解决这些问题,从政策推出的节奏和力度来看,未来2-3 年内分级诊疗带来医疗资源下沉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啥事分级诊疗?就是以后不是大病就不要往大医院跑了,并且大医院治疗好的疾病,在康复阶段不要住院在大医院了,也去小医院就行。这样就大大的减缓了大医院的人满为患的窘境。 所以,我认为政策倒逼不能是一厢情愿,全科医生的培养以及医疗信息化的搭建是实现基层首诊的关键。本文将从狭义的角度重点探讨分级诊疗趋势下的医疗信息化的投资机会,之后也将开辟其他系列报告探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第三方诊断、基层医院建设等其他分级诊疗推动下受益的细分领域。医疗信息化的产业发展阶段就上面三个阶段,说的很直白一点,在这个分级诊疗过程中,要建立信息化系统,至少要知道病人的病例吧,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系统要对接吧,这些个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就是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的重点,在往远说一下,对病人病例收集多了后,搞一个大数据分析,后面的想象和玩法很多。不多说。 好了,我在这里给一个医疗信息化的定义:从定义上看,区域医疗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标准化建设成果和互通共享基础上,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卫生管理机构、患者、医疗支付方以及医药产品供应商等机构提供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递卫生行业数据的业务和技术平台,以支持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的工作过程,具体的功能及子系统如下图所示。目前行业渗透率不足30%,未来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2016-09-12] “互联网+”改善医疗健康行业 中国式看病有何改变
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牵动亿万人心,十八大以来,启动新一轮医疗改革,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些年,随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体制改革和投资医疗行业的政策不断出台,以及基于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医疗行业持续成长,原本被公立医院垄断的医疗健康行业开始激发出新的活力,包括移动医疗、精准医疗等领域投融资情况火热。那么如今,在中国看病有何改变呢? 分级诊疗省钱省心——200个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省钱、省时、省力、省心!”说起分级诊疗的好处,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社区的退休老人丁其明笑了。77岁的丁其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在家庭医生团队的帮助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平稳下来了,“现在走路都轻快啦”。   丁其明表示,分级诊疗改革前,鼓浪屿医务人员少、水平低、药品不全,谁也不相信在岛上能治好病,都去市区大医院看病。乘船、坐车加上排队挂号,半天才能看一次病,很受罪。要是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摆渡停运,就去不了对岸。实行分级诊疗后,居民在岛上的社区医院就能看病,避免了舟车劳顿。丁其明说:“以前,我心脏不好,在各大医院都看过,治疗没效果。社区给我安排了专家会诊,一对一精心治疗,我的情况很快就稳定了。” “慢病先行、上下联动、三师共管”,是厦门市积极探索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大医院“舍得放、放得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愿意接、接得住”,群众“乐意去、留得住”。厦门市卫计委主任杨叔禹介绍,“三师”是指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专科医师、基层机构的全科医师和来自基层的健康管理师。病人与“三师”签约,获得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费用为每年120元,其中100元由医保承担,居民只需付20元。随着“三师共管”模式的推行,大医院长期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明显缓解,2015年厦门市三级医院就诊平均等待时间从40分钟缩至10分钟以内。 新一轮医改启动至今,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各地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逐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国1600多家三级医院与3800多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良性循环。今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有望达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梁鸿指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模式,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一招。只有改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和百姓就医行为,才能让医疗重心回归基层,达到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健康管理效果、提高服务满意度的目标。
[2016-09-07] 中国力争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9月2日下午,第六届中美健康峰会在西安开幕。中美健康峰会始于2011年,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指导下,中美两国每年轮流举办,来自两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产、学、研、政各界代表都会列席发言,如今更是成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计划”一项重要内容。日前,随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打造“健康中国”已成为中国在国际交流中最受关注的热点议题。9月2日下午,第六届中美健康峰会在西安开幕。中美健康峰会始于2011年,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指导下,中美两国每年轮流举办,来自两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产、学、研、政各界代表都会列席发言,如今更是成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计划”一项重要内容。
[2016-08-19] 创新医疗器械审批开“绿色通道”
8月17日下午,北京市食药监局正式发布了《北京市医疗器械快速审评审批办法(试行)》,《办法》指出,本市将对创新医疗器械开放审批的“绿色通道”,同时对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储备品种、儿童或残障人士特有及多发疾病使用的医疗器械品种实施优先开展审评审批的优惠政策。根据《办法》内容,创新医疗器械包括三类,即拥有国家及北京市相关科研项目、涉及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已公开或者授权;北京市首创、产品技术国内领先、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涉及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已公开或者授权;十百千培育工程、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等北京市重点扶持企业生产的、涉及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已公开或者授权。
[2016-07-20] 李克强:吸引社会投资更多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
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各省(区、市)政府负责人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作出进一步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上,吉林省长蒋超良、江苏省长石泰峰、安徽省长李锦斌、广东省长朱小丹、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四川省长尹力作了汇报。大家认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活力,为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结构向好。但由于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社会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问题比较突出。大家结合实际提出建议。李克强与他们深入交流。李克强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乘数效应、结构效应,并可拉动消费和增加就业,是适度扩大总需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发展的重要方面。社会投资包括民间投资和混合所有制投资,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抓住产业升级、新经济成长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薄弱领域建设带来投资空间拓展的机遇,顺应新旧动能转换趋势,在用好有限的政府资金的同时,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防止投向产能过剩、污染环境的行业等,而是更多用于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促进发展的千钧之力。李克强指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要依靠改革的力度促升社会投资的“温度”。一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不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程序,而且摘掉所有制歧视的“有色眼镜”,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清除各类制约社会投资的显性或隐性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更优的投资环境。二是落实好营改增等减税清费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创新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进一步规范和清理贷款中间环节收费,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存贷款利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赋予贴近企业的基层金融机构合理信贷权,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逐步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强化法律保障,增强市场契约精神,尽快开展清理偿还政府欠款专项工作,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创新投资方式,统筹推进价格等改革,推广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仅在短缺的基础设施领域要加大力度,而且要吸引社会投资更多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